#今天你戴口罩了吗##哪里能买到口罩##戴口罩的作用#.......疫情之下,“口罩”似乎已经成为了今年的热词。
那么,口罩是怎么来的呢?对于口罩你又了解多少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吧~
口罩的起源
早在西周时期,人们就意识到口鼻飞沫的影响,交谈时便往往侧着头,以免口鼻飞沫沾染对方,以示尊敬。《礼记·曲礼上》的记载称:
“负剑辟咡诏之,则掩口而对。”
——《礼记·曲礼上》
“掩口,恐气触人。”
——《礼疏》
“西子蒙不洁,则人皆掩鼻而过之。”
—— 《孟子·离娄》
无论是侧头、掩口还是掩鼻,这些都只是保持个人卫生的原始状态,既不卫生,也不方便。
直到十三世纪初,口罩在马可·波罗撰写的《马可·波罗游记》中初现雏形。马可·波罗看到:
“在元朝宫殿里,献食的人,皆用绢布蒙口鼻,俾其气息,不触饮食之物。” 而若研究一番,此种绢巾的“姻亲”,却是先秦时代就已出现的“面衣”。
《礼记》有载,女子出外时须遮面,既符合礼仪,也有挡风土之用,而女性遮挡之物,就名为“面衣”。它不仅遮面,全身也可包裹,颇实用。
口罩的改进
1847年,身为奥地利维也纳总医院第一产科病区助教的伊格纳茨·菲力普·塞麦尔维斯,偶然发现了感染是由致病菌造成的。
1861年,法国微生物学家路易斯·巴斯德用鹅颈瓶证实了空气中有细菌的存在。
巴氏消毒的发明者,狂犬病疫苗的研制者——路易斯·巴斯德
随着对细菌的研究不断深入,科学家对病菌防护的要求也相应提高。十九世纪末,德国病理学专家莱德奇发现空气传播的细菌也能造成伤口感染,于是他开始建议医护人员使用纱布罩具以防止细菌感染。
莱德奇发明的口罩只用了单层纱布,而且纱布紧紧包裹口鼻,不仅呼吸不畅,而且体感不适。对口罩的改进并未就此止步。1899年,法国医生保罗·伯蒂发现只有不少于六层纱布的口罩,才能有效预防口腔飞沫的传播。
口罩的普及
伍氏口罩:口罩历史的华人贡献
在伍连德的努力下,疫情就迅速被控制,这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大规模控制烈性传染病。
1910年,清王朝最后一年,哈尔滨爆发了一场极其严重的烈性传染病,当时的伍连德临危受命,担任了“东三省防疫全权总医官”,在此期间,为阻挡鼠疫的飞沫传播,他发明了一种用两层纱布制作的口罩,被称之为“伍氏口罩”这种口罩制造简单,材料易获得,制作成本只需要国币两分半。
在伍连德的努力下,疫情就迅速被控制,这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大规模控制烈性传染病。
事实上,口罩除了能阻断口鼻飞沫,还有其他功能。1952年12月5日,伦敦当地工厂和居民住宅排放的废气,在反气旋的气象作用下,使得有害物质滞留在伦敦上空,形成了由高浓度的二氧化硫和烟雾颗粒组成的“毒霾”。吸入的毒霾,导致了支气管炎、气喘、肺炎等疾病的发生,严重损害了人体的呼吸系统。严重的空气污染,使人们越发地认识到了口罩的防护价值。
现代口罩的发展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口罩与传染病、空气危害持续作战,以健康护卫者的身份走入千家万户。2003年非典、2004年的“禽流感”、2009年的“甲型H1N1流感”、以及2013年PM2.5空气危害概念,口罩都在与我们一路同行,而口罩的贴合度、过滤效率、舒适性、便捷性也得到了大幅提升。
除了医用外科口罩,还出现了防尘、防花粉、过滤PM2.5等多个细分品类,在医院、在食品加工厂、在矿井、在雾霾城市.....随处可见口罩的身影。这么多类型的口罩如何区分?什么样的场合适用什么类型的口罩呢?
口罩的分类
人们常说的N95型口罩,指的是防护等级为N95级的口罩,即在NIOSH标准规定的检测条件下,口罩滤料对非油性颗粒物(如粉尘、酸雾、漆雾、微生物等)的过滤效率达到95%。N95不是特定的产品名称,只要符合N95标准,并且通过NIOSH审查的产品就可以称为“N95型口罩”。N95是美国标准,KN95是中国标准。“N”代表非油性颗粒物,“95”代表防护级别最小值达到95%,N95和KN95在日常生活中都能提供较好防护。
口罩按照功能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
1.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YY/T0969):
指符合相关注册产品标准(YZB),一般缺少对颗粒和细菌的过滤效率要求的口罩。如棉布口罩、活性炭口罩、纱布口罩等,可以用来防冻、防尘、部分防雾霾,但不能用来防止细菌、病毒传播;
推荐公众在非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使用。
2.医用外科口罩(YY0469):
医用外科口罩,指符合YY0469-2004《医用外科口罩技术要求》标准的口罩,防护效果优于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防护效果比普通类要好很多,之前医院用的比较多,常用于呼吸科及外科手术使用,可以用来防病菌和细菌传播;
推荐医务人员、疑似病例、公共交通司乘人员、出租车司机、环卫工人、公共场所服务人员等在岗期间佩戴。
3.KN95/N95及以上颗粒物防护口罩(GB2626):
防护效果优于医用外科口罩、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适用于医务人员在医院作为医务防护口罩供应不足时的补充,但对于手术室等高湿度或有体液飞溅风险的区域不建议使用。推荐现场调查、采样和检测人员使用,公众在人员高度密集场所或密闭公共场所也可佩戴。
4.医用防护口罩(GB19083):
也称为医用N95口罩,指符合GB19083-2003《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标准的口罩,适用于医务人员在医院发热门诊、急诊、隔离病房、确诊患者转移以及其他有疑似和确诊患者的工作场所佩戴。
儿童口罩的选择与佩戴
建议为儿童选用符合国家标准GB2626-2006 KN95、标注儿童或青少年颗粒物防护口罩的产品,并注意以下事项:①儿童在佩戴口罩前,需在家长帮助下认真阅读并正确理解使用说明,以掌握正确使用呼吸防护用品的方法。②家长应随时关注儿童口罩佩戴情况,如儿童在佩戴口罩过程中感觉不适,应及时调整或停止使用。③因儿童脸型较小,与成人口罩边缘无法充分密合,不建议儿童佩戴具有密合性要求的成人口罩。
摘口罩注意事项:
摘口罩时不要触碰口罩的外表面,因为口罩外表可能粘附有病毒可能会感染自己。摘完后应立即用肥皂水洗手。
小口罩大作用
在此次全民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斗争中,小小的口罩再一次发挥了大作用。口罩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防线,可以降低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风险,它不仅可以防止病人喷射飞沫、减少飞沫量和降低喷射速度,还可以阻挡含病毒的飞沫核,防止佩戴者吸入。
虽然,目前国内疫情形势大有好转,但是境外形势依然严峻,因此我们更不能掉以轻心。在这期间,请您务必要戴好口罩,这不仅能保护自身不受病毒侵害而且还能给大众传递一份安全与温暖的信号:嗨,您好,我是安全的。您也是哟。
参考资料:
木铎书声——《口罩的历史》
传麒智能N95口罩机,不仅能生产成人口罩而且还可以生产儿童口罩哦~
如有兴趣欢迎咨询我们~
了解更多,敬请关注 “传麒视界”